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襄阳城的府衙治所里,沉默回荡在所有人的耳边。但这份沉默中并没有颓然,相反的,一抹慷慨壮怀正在这些青年的胸中燃烧。功业,历史,未来都在向他们招手,他们这一次坚定的相信,那段历史将在自己的手中改变。

“北伐的最佳机会失去后,您的进攻难度开始肉眼可见的上升。”萧盼盼继续讲述着,“首先就是季汉人才的进一步凋零,赵云,阳群,马玉,阎之,丁立等人相继离世,大量中下级将官也步入了死亡。再过几年,您手里的那些精锐也会成为字面意义上的老兵,再也打不动了。”

赵云没想到这就是自己的结局。

“其次是曹真的优秀。这位曹家培养出来的第二代军事顶梁柱,一生未尝一败。”萧盼盼顿了顿,“还记得第一次北伐时赵云的那一路疑兵吗?在面对曹真时,赵老将军是的确吃了个大亏,中了伏兵后只能压阵退兵。最后因为曹真追得太猛,不得不烧了褒斜道。”

曹操听到这,满意的点了点,这个义子,收的值!

“因为褒斜道的被毁,外加郭淮坐镇陇西,曹真在之后的防线调度中就必然的判定,下一次您的北伐就只会走陈仓道,于是他把太原名将郝昭调到了陈仓,让他主持这一线的防务。所以当您开启第二次北伐时,就看见了不到半年就被修缮一新陈仓城,而且是两座!”

所有带过兵的人都知道,攻城有多难。

“面对您的再一次北伐,曹叡速调张合带三万人驰援,曹真也在派费耀支援陈仓。接着二十余日的劝降和攻城无果后,因为费耀的援军到了,您借粮草不济的理由选择了退兵。”

诸葛亮愣了一下,不应该没粮啊。

“事实上,历史记载的第二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应该可以放在一起来说。”萧盼盼喝了口水,“在您从陈仓退军的过程中,王双带兵追击,然后被反杀。接着您派兵攻打武都,阴平二郡。郭淮立刻带兵去救,本想着再立一功,没想到您陈仓道走一半就拐弯出现在了岐山,准备抽郭淮。郭淮见状,只能跑路,于是您拿下两郡,暂时结束了这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北伐。”

这样的反复,这样的困难,让看着光幕的关羽暗自下定决心,这一次自己绝不会丢掉荆州。

“第四次北伐的起因是曹真伐蜀。打了一辈子胜仗的曹真见不到一个小小的蜀国天天来抽自己,所以决定自己去抽他一回。接着,曹真率主力走子午谷,另一路走褒斜道,司马懿率军自汉水走西城,郭淮出陇西,四路南下。”

看着光幕上展现出的动态行军图,一众并不知道这段历史的古人们开始感到了担心。

“您派魏延去堵郭淮,调李严入汉中。而曹真的这次子午谷大团建,也反向证明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可能实现。”萧盼盼顿了顿,“魏军出发没多久就遇见了大雨,曹真这一路基本就是在修路和淋雨中度过的。曹魏的大臣们见状也纷纷上书让曹叡退兵,就这样的军队,出了子午谷也打不了仗了。于是曹叡下旨退兵,魏延一方开始反推,大败郭淮和费耀。紧接着半年后,您再次举兵北伐。”

听到这的刘邦,赞赏地点了点头,评价道,“时机抓的很准。”

“这次您出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是趁胜反击,二来是曹魏方面的这次伐蜀虚耗了很多粮食,三来是淋了一场大雨的曹爽得了重病,无法带兵了。”

“司马懿该来了。”诸葛亮轻声的说道。

“随着曹家最后的一根顶梁柱的崩塌,司马懿被调入关中,总督雍凉军事。三国时代最后的两颗巨星见面了。”

正在赶路的司马懿下了马,决定休息一会儿。司马朗和一众司马家的随行家丁,一共十余人也都坐了下来,一起看起了光幕。

“介于《晋书》又名《魔法晋书目录》,所以总体是不可信的,这段历史在史书中也是失真的,但后人还是从其他的史书和文集的相互比对中,逐渐拼凑出来了这次北伐的整个过程。”

司马朗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这后人起的别名听上去就十分荒诞,根源肯定就在他们司马家后期干的那些事上了。

“这次您的北伐路线是岐山,司马懿知道后,立刻派兵赶赴上邽,突出的就是司马先生侵略如火的带兵风格。结果这支兵马被您打爆了,当时诸将皆惧,然后您开始从容收割上邽的麦子。”萧盼盼顿了顿,“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上邽的麦子被谁割走了,各种提法都有,但其实并不矛盾,就是丞相您打爆上邽的军队后,收割了大部分,这时司马懿来了,收割剩下的一小部分。”

这个说法倒是让三国后时代的人感到很意外。

“为什么说司马懿只割了小部分了,因为他到后来没粮食了。”

司马懿扯了扯嘴角,有种剧本拿反了的感觉。

“在这场对战的最后阶段,司马懿先是让郭淮搜刮干净了四周少数民族的粮食,接着不断的向洛阳打报告要从关中运粮过来。同时,丞相您也去信给李严,告诉他司马懿快熬不住了,有三策可以玩死他,一是断其后路,二是和他对峙,三是还住黄土,等他粮尽。也就是说,在这时您难得的一次占据了战役的优势。”

知道北伐结局的人们,在这时不免叹了口气。

“因为郭淮的陇西军被您打爆,一辈子攻伐如风的司马懿选择了对您贴身紧逼的策略,接着他开始熬兵,禁止所有人出营作战,目的是把之前战败的气势给熬回来,算是复制了一把王翦灭楚时的操作。”

王翦此时也赞同的点头,打仗时,士兵的士气是很关键的。如果不是当初李信的那一败,他也不会用这种方式了。

“面对司马懿的贴身紧逼战术,您选择引军南退,意图调动司马懿追击,但一辈子进攻如风的司马先生选择了不动如山,继续贴身紧逼,直到卤城。司马懿的这种坚守不战的策略让魏国的将士们很不满,送给了他一个畏蜀如虎的评价。”

听到这个评价,司马懿摇头失笑。

“在熬了两个多月兵后,司马懿觉得时机到了,丢失的士气已经找回来了,于是终于把憋了一肚子火的大魏军兵放出了营寨,准备一次性解决掉丞相您。”萧盼盼淡淡一笑,“战局如下,张合没有打动独当一面的王平,接着丞相和司马懿展开了野战,《汉晋春秋》记载,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躲入营中不敢再出战。”

听见这样的斩获,无数真正带过兵的人瞬间就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铠甲,在古代是可以被定性为战略级的物资。

“司马懿此战后确定,蜀国阵法已成,兵卒已精。从此后,侵略如火,进攻如风的司马先生只要遇见丞相您,脑子里就再也没有了野战两个字。”

“既然赢了,为什么没有北伐成功了?”诸葛亮自言自语道。

“在此时,司马懿已经陷入了极端被动的局面,陇西已经粮尽。丞相也是在这时去信问李严,我有三种方法弄死他,你那粮食够吗,能支持我多久?李严回信,粮食不够了,回来吧,丞相无奈只能班师。”

萧盼盼沉默了几分钟。

当无数三国之前的人感到无比惋惜的时候,萧盼盼又开口了。

“当丞相您回到汉中后,李严很吃惊的表示,粮食很充足你为什么突然回来了?”

这句话让刘备,诸葛亮等人全都呆住了,更让三国之前时代的人们呆住了。

“面对这一情况,丞相您拿出了所有的来往书信,证实了这次是李严为了让您无功而返,削弱您的威信,从而能让他这个二把手找到上位的机会,所做出来的一次小人行径。”萧盼盼做了个深呼吸,“于是就这样,您失去了最后一次北伐成功的机会。”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三国帝图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特种兵之一夫当关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误入红楼,修仙人生重生赘婿人生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