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后王英的突然离世,打乱了李孝诚已经计划好的很多事情。

比如继续为民除害,顺便着还能赚取功勋点。

再比如继续忽悠高宠,他可还没“入伙”呢。

第一条倒是怎么都好办,但是第二条确实让李孝诚很郁闷。

因为这一日李忠下朝回到家以后让人把李孝诚和李存孝兄弟二人叫去了书房。

等两人进屋以后李忠直接开口道“今日早朝父皇与我和你的伯父们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由我护送着你们皇祖母的灵柩棺椁回鞍城府,葬于早已修好的皇陵之中,并在鞍城为你们皇祖母守孝三年。”

大夏国有着严谨的守孝制度。

子为父母皆斩衰三年,这个三年并不是三十六个月,而是二十七个月。

李存孝皱了皱眉,问道,“为什么是您去?其他人怎么不回去。”

李忠闻言只是叹了口气没说话。

李孝诚自是知晓一些的,大伯李文是太子,他是一定不会离开沈城的,四伯李庆很得宠,他也有机会更进一步,所以他自然是不愿意在这种时候离开京城的,至于二伯和三伯,估计也就是自私一些,他们不愿意离开京城去那并不怎么繁华的鞍城府。

李孝诚有些郁闷,他问道“这是最终的决定吗?”

李忠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如果你们不愿意去鞍城的话,你们兄弟可以留在这里,我和你们母亲去就是了。”

李孝诚听到李忠的话后心里有点苦涩,他并非是因为不喜欢鞍城才郁闷,只是因为这里还有个高宠他还没搞定呢。

鞍城距离沈城二百来里地,从鞍城到沈城马不停蹄赶路的话,一天一夜都到不了,恐怕怎么都得跑个两天一夜,途中再休息一段时间的话,好家伙,一个来回就四天,这还说的是紧赶慢赶的情况下。

但是没办法,哪有父母走,子女留下的道理,起码古时候是没有这个道理的,古时候讲的是子女常伴于父母身侧,不然就是不孝,古时候不孝那是在十恶里排第七的。

李孝诚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跟父亲和母亲去鞍城,只是还请父亲容我几日。”

李忠点头表示同意。

李孝诚和李存孝随后就要行礼离开,躬身行礼后行至门口,刚开门一只脚已经踏出了门外。

李忠在后面没头没脑的冲他们两兄弟说了一句话,“你们长大了。”

李孝诚错愕的停下脚步,转身回头笑到“呵呵,可不么,我都已经十三岁了,存孝也已经十二了呢。”

李忠笑笑没说话,挥手示意两人离开。

李存孝见自己哥哥好像有心事的样子,于是开口说道“哥,如果不想走就不走呗,父亲不是说了吗,我们兄弟二人是可以留下的。”

李孝诚轻轻拍了下李存孝的脑袋说道“别胡说八道了,父母去鞍城,我们做子女的哪有不去的道理,这时候我们如果赖在这不走,闹不好会让一些人觉得我们是居心叵测。”

李存孝见哥哥并不是因为这个而不顺心,他开口问道“哥,你不是因为去鞍城的事情不顺心?那是为了什么?”

李孝诚看着自己这个憨直的弟弟说道“我是为了高宠啊,刚结实到一位好汉,可我们却要离开了,委实有些可惜啊。”

李存孝一听,原来就是这事儿,于是大大咧咧的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儿呢,带着他一起走就是了。”

李孝诚被他这话给说笑了,说道“要是事情都像你想的那么容易就好了,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吧,你看我的眼色行事,不要乱来。”

李存孝点头表示知道了,两兄弟随后便去了校场。

与岳飞几人说了要随父母亲去鞍城去给皇祖母守孝三年。

几人倒是都表示说没什么,去就去呗,你去哪我们跟你去哪就是了。

李孝诚这才终于放下了一桩心事。

至于自己院子里那几个丫头,她们可没的选择,李孝诚也只是通知了他们一声,并无商量之意。

接下来几天,李孝诚让人去打听哪里还有山贼强人的山寨,想着与高宠最后再并肩作战一次再走。

打听了几日,打听到距沈城以东八十多里有一伙强人在一个叫清风山的地方落草,寨子的名字就叫清风寨,有大约三百多人。

李孝诚一听,立刻集合人马,并带上了二十名亲兵。

袭人与晴雯几位丫鬟在王府收拾行礼,等李孝诚几人回来之后便可以直接上路去鞍城,因为李忠与杨萍已经于几日前先行离开了。

带着将近三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城,先去了高家村找高宠,与高宠会合以后直奔清风寨而去。

路上李孝诚已经把自己一行人要去鞍城的事情告知高宠,高宠只是说了一些“一路顺风”之类的祝福话语,随后便没有在多说什么,但是能看出来,听到李孝诚几人要离开的消息以后,高宠的情绪不太高。

李孝诚见场面忽然变得有些沉闷,便说了一些“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终有一日大家还会相见”之类的话,倒是洒脱得很。

来到清风山山脚之下,众人也没什么心情再布置战术,只想着拿这群匪类当出气筒,一解心中的郁结之气。

这次攻寨直接就是由宇文成都,李存孝,高宠攻门,依然是岳飞,薛仁贵和李孝诚,三人给他们用弓箭掠阵。

发起进攻之前,李孝诚还给大家表演了一小段京剧,“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李孝诚也就是想唱给高宠听而已,因为这段京剧段子是李孝诚上一世听过的一段京剧戏曲,这出戏的名字就叫《挑滑车》。

唱的很一般,但是也还是赢得了一个满堂彩,因为很稀奇,这是他们第一次听李孝诚唱戏。

李孝诚唱完,大家就开始着手准备攻打山寨,其实哪里需要三个人攻门,宇文成都冲至寨门前,只用一百三十八斤的凤翅鎏金镗砸了一下,寨门便应声而倒。

这个寨门倒是结实不少,并没有四分五裂。

众人前后有序的从寨门鱼贯而入,开始清风寨还有人拼死反抗,可是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就被杀了一百多人,这下他们算是彻底害怕了。

全部放下武器表示愿意投降,还是那么个套路,清点收获,然后再把十恶不赦的人杀光,这次倒是杀的人不太多,前后加一起只杀了一百五十人,从剩下的一百多人又挑选了十个人当李孝诚亲兵,其他人发放路费放其回家。

李孝诚一行人带着粮食和又在清风寨选了的十个亲兵连夜离开了清风寨,粮食不少,将近两千石,直接送给高家村,并告知这是最后一次。

李孝诚倒是想再送,可是鞍城隔着这里二百来里地呢,他也不方便。

将粮食送到高家村以后,李孝诚几人便与高宠一一告别,场面一点也不感人,因为高宠说话总是那般温声细语的样子,整的李孝诚想煽情都煽不了。

最后李孝诚几人打马转头离开,刚向前行至十几步,李孝诚勒马转头,再次向站在原地看着自己一行人的高宠挥手,然后转身背对着高宠,几乎是用喊的方式吟诵了一首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孝诚吟完诗便与一众兄弟哈哈大笑着纵马疾驰而去。

高宠望着众人的背影,直到他们从视线里消失也没有离开,他很羡慕李孝诚他们。因为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和追求,志同道合的好兄弟。

三日后,李孝诚几人带着三十名亲兵,并几个丫鬟和小厮走到距离鞍城还有四十多里的地方,看到了一人一骑拦在了道路中央。

只见那人胯下蒙古马,手提虎头湛金枪,头戴铁质面具,见到李孝诚等人行至近前,用他那独有的语调,温声细语的只说了两个字,“打劫。”

从此以后,李孝诚的身边再增添一员大将。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三国帝图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大唐房二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人在三国也修真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湛湛露斯卿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战国野心家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浪子列国历险记万界之我是演员秦时韩公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岭南宗师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我于历史中长生特种兵之一夫当关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兴之主旅唐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三国捡尸成神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大明好王爷乱说天国唐贺时空搅屎棍当官哪有种地香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